从2012年夏天我开始申请实习律师至今,已有十一年之久。从一名菜鸟实习律师成长到创收百万的律所合伙人,我想结合我个人的经历谈谈青年律师成长的阶段。一名成熟的律师,可能会经历实习阶段、律师助理阶段、独立执业阶段、律所合伙人甚至律所主任阶段。本篇先从实习阶段分享个人经历及心得,仅供参考交流。
2012年8月,我辞去上海某公司的稳定舒适工作,回到武汉,选择律师行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家里有长辈在律所工作,对律师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二、个人在刚毕业阶段,不太喜欢安稳舒适的环境,还是喜欢有更多的挑战与学习机会。
我的实习期可以说比较挣扎。指导律师忙于应付自身事务,无暇指导我办理他的案件,而且指导律师的案件几乎由他自行跟进全部流程。所以我只能见缝插针的了解他的开庭安排,自行主动去旁听、学习。另外,实习期指导律师不发工资,我不可能饿死吧,我通过同事了解到司法局有个法律援助中心,会有很多法律援助案件,这种法律援助案件对承办律师每件有1500元补贴。我兴冲冲地跑到武汉市司法局法援中心留了我的名片,并表达了给什么案子都做的意见。果不其然,短短几个月,我就接到了好几起案件。其中有农民工工地受伤、残疾儿子向父亲追索抚养费、情侣吵架坠亡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这些案件现在看来可能是那种当事人难缠、案情极其复杂的案件,法律援助补贴甚至都无法满足办案成本,但是满心想要尽快学习办案技能的我却将其视若珍宝。
总结实习期总共做了十个左右的诉讼案件,处理了少量的合同审查,代办了一起工商注册登记。相比于同学在北京律所执业混的风生水起,说不焦虑不彷徨那是假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我的实习期也有不错的收获:我养成了笔记的习惯,旁听庭审的时候,将庭审程序手写记录后反复学习,这个习惯坚持到今天,每年都要写满两个笔记本;锻炼了我进一步吃苦耐劳的精神,人在绝境的时候往往迸发不可能的力量,人在困境的时候往往能够坚持过往不能坚持的经历,所以在后期的独立执业过程中,我的勤奋打动了很多当事人;磨炼了我的心性,虽然偶尔也会焦虑、困惑,但是却能苦中作乐,自我安慰。
实习期作为律师执业第一个阶段,特别是刚刚从学校毕业有志于从事律师行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个人认为,健康、积极的实习期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传道授业解惑,良师犹甚。
实习期从办理实习律师证到获取执业律师证,时间周期大概一年至一年半。对于实习律师来说,尤为漫长。我认为一名好的指导律师,不仅仅需要专业技能,还需要有对律师职业的热爱以及良好的品德。
专业的技能,不仅仅是过硬的法学专业素养,还包括丰富的实务经验。具体到工作中,指导律师应当对不同类型案件具备一定的分析研判能力,能够较为准确的对法律关系以及案件诉讼策略作出判断;更进一步可能需要对法律规定的适用、立法者意图,甚至法学理论基础作出分析。从不同的业务来讲,指导律师还应当具备熟练的检索能力、接待当事人能力、与不同类型当事人沟通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等。
实习期的彷徨、焦虑是不可避免的,多少实习律师扛不住实习期的煎熬,转型去公司做法务、考公、转行。热爱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坚定、持续的坚持在这个行业深耕,需要指导律师耳濡目染的熏陶。在如何把律师职业当作一生的事业去做的这条路上,大多数成功律师,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好的指导老师和团队可以让实习律师在步入行业初期少走弯路。实习律师只需要永远记得“学习很苦,坚持很酷”。
法学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所有的法律工作者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的行业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法律规范的出台、调整,这就要求法律工作者必须持续性学习新的法律规定,而作为律师来讲,要求可能会更高,不仅要学习法律法规,还需要学习最高院出台的司法解释,具体案件可能还需要了解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等。
实习律师以刚毕业的法学学生居多,没有实务经验,律师的工作需要经历从法学理论到实践的思维转变,这对于刚来律所实习的人员来说,几乎是完全陌生的。通过指导律师、团队律师成员指导是一条相对快速的路径,但是对于实习律师来说,多看过往案卷、研究与案情相关的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参与庭审、与法官当事人积极沟通都是必须学习的基本执业技能。
勤学功深心似镜,苦练日久手出灵。无数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业精于勤。相对于日后漫长的执业生涯,一年的实习期又显得尤为短暂。我至今还记得执业第一年,几乎全年无休,白天跑法院、行政机关,晚上写材料、审合同,周末抽空回顾一周工作进展及制定下周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律师而言,一年的实习期,多办理不同类型的案件、多审阅不同法律关系的合同、多了解各级法院办理案件的程序,都是收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党的教育理念同样适用于律师行业。我曾经在一场讲座中提到,有多少律师在执业十年、二十年后,仍然记得他在实习期或者执业初期的初心?或许已经忘记那个要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添砖加瓦的雄心壮志;或许已经忘记坚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执业理念。
既然选择从事律师行业,实习律师就要树立正确的使命,端正执业态度。书本告诉我们,律师的使命要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要维护法律正确实施、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也许我们每个律师个体不能完全做到全部的使命,但是我们在实习期、执业初期,一定要建立行为准则,端正执业态度。律师职业是一份工作,但他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或许他以后是你生命中极为浓重的色彩,又或许是整个律师行业传承中的一缕阳光。
总而言之,青年律师的打怪升级之路注定漫长而又坎坷,而第一个阶段的实习期显得尤为重要,它预示着你以后的执业生涯走的稳不稳、走的顺不顺。余华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到“您对现在的年轻人有没有要说的吗”,余华说“我没有什么要对年轻人说的,因为我们所处的年代、时代背景都已经与现在年轻人不一样,也许我们过往所积累的经营对现在年轻人不适用了”。而我想说的是,每个不同的律师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性格,所以终将选择不同的路。
谨此献给在实习期迷茫的实习律师。
丁仕齐,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现为湖北江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湖北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从业以来办理民事、刑事案件数百起,代理标的额上亿的案件数起,先后担任多家大型企业法律顾问,包括:海伦堡集团、武汉悦辰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北省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武汉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大陆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主要从事领域:房地产、建设工程、不良资产收购、企业法律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