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黑色的罗威纳犬对一女童疯狂袭击,导致女孩全身多处被咬伤,右肾挫裂伤,右肋骨骨折,10月16日发生在成都崇州的2岁女童被咬事件引发全民持续关注。
在这次事件之前,也发生过多起“狗伤人”事件。此前,在杭州发生的“孕妇因遭网红殴打致先兆流产”事件,其起因也是因为网红的狗未牵狗绳,冲撞了孕妇使其受到惊吓,从而引发孕妇家人与网红之间的争执乃至肢体冲突;2018年中山市,一年仅4岁男孩被狗扑倒,其面部遭疯狂撕咬毁容;2017年4月在安徽芜湖,一男孩在小区玩耍时,被狗咬伤,最终治疗无效去世……此外还有许多因狗看护不当而发生的人狗矛盾问题。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社会进入养宠时代,宠物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但同时因为出门遛狗未牵狗绳、未在规定区域遛狗等原因造成的人狗矛盾也日益突出。
此次“狗咬人”事件将“人狗矛盾”推向顶峰,四川、重庆、上海等地纷纷发文严管养犬,执法人员上街抓狗的消息接连不断,一时间,“无绳之狗,人人喊打”的声音响遍各地。
然而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事情开始走向了极端的方向,全国各地开始大量无差别暴力捕猎流浪狗行动。
除了直接捕,还有人罔顾法律管制,把带毒药的火腿肠丢在绿化带里。更有甚者,连家养宠物都不放过,开始往宠物用品快递里投毒。
儿童被伤害,是一件令人心痛的悲剧,但这可能是难以预见的意外。而无数流浪动物被捕杀、被投毒,则是有预谋的残忍,更涉嫌违法犯罪。投毒者可能正是一群以虐待动物为乐的虐猫狂、虐狗狂,这些人不一定真正关心儿童,只是真的对动物、对比自己更弱小的生物有阴森森的恶意,借此由头虐杀动物来满足自己变态的欲望。可悲的是,针对类似捕杀流浪猫狗的行为,网上却有不少支持者,他们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对反对自己观点的人口诛笔伐,一边说着被狗咬的孩子有什么错,一边以利刃刺向无辜的动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超载”让他们大脑同时贮存了大量的同类信息,那些无法得到有效分析处理的信息,在不断积累中造成大脑的紊乱,他们逐渐丧失了自我思考力和是非判断力,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毫无逻辑,非黑即白,人云亦云。对他们来说,眼睛即是监狱,目光所及即是监狱的围墙。
我们人类自诩为地球文明的开创者,但滥杀无辜不应该是文明社会该有的样子。狗伤人是个例,而这连锁反应却让更多的流浪猫狗无辜失去生命。这并不是在为咬人的狗发声,只是这种粗暴的一刀切处理方式和滥杀行为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导致社会文明的退步。
其实人与狗矛盾的背后是因为社会养宠文化的缺失,根源不在狗而在人。狗主人未规范养狗、缺乏遛狗安全意识和社会公德,社会缺乏一个完整的规范养狗机制。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狗咬了你,难道你还要咬回去吗”。这两句话看似好笑,在今天却真的值得我们深思。在漫长的文明演进史上,强大的包容性,是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不衰的重要基础之一,也展现出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我们华夏文明的发展从来就不是消灭对方,而是包容接纳,在彼此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因此产生新的更加丰富的文明。
宠物是时代的新产物,新事物的发展必定会经过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如此。我们真的有必要对这些小生命痛下杀手吗?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即便你占尽了优势也不可能是为所欲为。
借用董卿的一段话: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健康在于平衡,发展在于平衡。对抗有时候也是一种平衡: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么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储瑜菡,湖北江衡律师事务所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