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衡论坛|池亚丽:职场女性“应该”生or“选择”生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对该节日的解读素有两种声音:一种解读是女性为弱势群体,需要进行保护;另一种解读为女性为“半边天”,是对女性的一种尊重、一份肯定。现马上又要到“母亲节”,对于女性角色,本人有不同的看法。虽然现在,女性看似被赋予了选择权,但同样的选择,要求女性付出更高的成本,并伴随更高的风险。 尤其在与多人沟通中,谈到女性权利,比如女性选择婚育的权利、女性同工同酬话题、职场女性对家庭的内疚感等话题时,大多数女性都会有说不完的心酸。 身处叫嚣不结婚、不生育的时代,随着年龄临近30,逐渐承受来自周围鄙视的压力。互联网越来越卷,新鲜血液不断涌入,给30岁职场女性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孕期哺乳期不能辞退女性看似是福利,但需承受职场潜规则所带来的压力。我见过不少女同事为了不被职场鄙视,是会在备孕前辞职的。并且现在30多岁不婚不育的女性,在很多部门一抓一大把。也见过一个月就要生了,依旧挺着大肚子跟毕业生一样加班到深夜11点。还有不太在乎流言蜚语的钢铁女侠,选择生育并竭力平衡家庭和工作。 有人说,这个社会对女性要求太多,既要貌美如花,又要赚钱养家。其实,正因为如此,我们既可自立,又可想自己所想、行自己所行,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现在,既能有耐心享受独处,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能融入生活,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有时,你不需要改变自己,但是还是要适应你所从事的工作。当然,前提是你热爱自己的工作。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女性文章,女主倾诉她的烦恼,核心内容是:“女员工怀孕了,领导说要照顾怀孕女员工,将一部分活派给了女主带的一个助理,女主工作量确实比原来少了,一方面她感谢领导体恤,的确怀孕后希望自己工作能更轻松些;另一方面又觉得领导是有意培养自己的助理,恰巧助理也表现非常积极,因此非常担心自己地位会慢慢削弱。”大概每一位女性都会面临这个问题:生娃与事业要怎么平衡? 一方面,怀孕是为人妻、为人母最具里程碑的一件事,必会产生很忐忑不安的情绪:担心工作压力过大,影响胎儿发育,希望自己的工作量少一些再少一些,轻松些再轻松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能因为拼事业就罔顾胎儿的健康,继续承担大量的工作。 另一方面,怀孕时及生产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确会因情绪变化、精力受限、休产假、带宝宝等影响事业,如果恰好处在成长的关键期,有可能因为怀孕被迫放缓成长的脚步,甚至失去成长的机会。多年勤勉努力、辛苦经营而累积起来的人脉、信任,有可能因为生娃被自己亲手带起来的小辈取代,换谁谁不焦虑呢? 然而,这无法改变他人,只能改变自己!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对当前的状态需有清醒的认知:活在当下,生娃最重要的是养胎,而养胎的关键就是要心情好,娃好全家都好!因此,快速整理情绪,抛开一切杂念,先确保生下一个健康快乐的娃,才是当下最应该看重的。 那如何整理好情绪呢?就是要想明白这种事并不是个例,几乎每个职场女性都会遇到,是不是所有人都因此发展受限了呢?不要看远,就看看身边。结果可想而知,总有一些人既不影响生娃,也不耽误提拔吧。因此,换个角度看问题,心情是不是可以舒缓些? 说一千道一万,于每个女性而言,生孩子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当事业与生娃不能平衡时,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做出最适合当下的选择。生孩子、陪伴孩子是人生的重要时刻,不可逆。而升职可以暂缓,也并非人生的必修项。毕竟孩子必定会决定自己一生的幸福度,升职大概只能决定职业生涯的幸福度!因此,女性可以从另一角度去审视生育带来的困扰! 温馨提示: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基本产假+30天奖励产假,也就是说一共128天。其中包括产前15天;难产的,增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不幸流产了,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综上所述,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如有任何强制性辞退以及打压式降职的情形,都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池亚丽,湖北江衡律师事务所行政。 |